丨本文首发于皮皮电影
皮皮电影 / 每天一部精彩电影推荐
1910年,朝鲜沦為日本殖民地後,进入了長达35年的日据时代。
他们為了从根本上抹杀朝鲜的民族文化,在全國范围内废除朝鲜语教育,并禁止使用朝鲜语,推行日语。
面对本民族的文化消失的危机,朝鲜大量的有识之士,投入到了一本“朝鲜语词典”的编纂工作中。
这项工作,因日本的高压变得异常艰难与危险,曾经历过诸如1942年“朝鲜语学会事件”这样的残酷镇压,不少学者也因此被抓,甚至牺牲。
这些曲折的真实经历,最终被韩國人改编拍进了一部特殊的抗日电影里。
以小见大,用小人物的故事来讲述大历史,这部电影上映後,立即被韩國观众追捧。
韩國知名影评网站Naver更是打出了9.2分的高分,这個成绩足以秒杀历来韩國影史众多“神作”,有观众更是称它是為韩國电影的一座丰碑,一部由小人物凝聚成的“史诗片”。
这部“史诗片”的名字就叫《词典》。
拍摄它的导演名叫严宥娜,目前这也是她唯一的一部長片电影作品。
在最近國内出资源後,皮哥第一时间也观看了这部电影,写下这篇文章分享给大家,以供大家观影参考,以下内容分為三部分,约2500字。
01、
我们先看故事
“一個目不识丁的“盗贼”,成為國家英雄的故事,魔幻又热血”
1942年,朝鲜语学会代表柳廷焕在得到周时经编纂的词典手稿之後来到京城,以经营文堂书屋為掩护,在地下秘密撰写朝鲜语辞典。
赵甲胤、林東益、朴勋、闵宇哲、具子英等书店职员都是与柳廷焕并肩作战的同志。
因他们还缺一個打杂的,曾因搞地下工作被捕入狱的赵甲胤便介绍他的旧狱友金畔守来书店帮忙。
这個金畔守便是故事的中心人物,他生活于社会的最底层,是個文盲,作為单亲父亲,他家里养育着一对儿女,為了给儿子交学费,必须费尽心机打工赚钱。為了能够适应整理资料的工作,原本大字不识的金畔守也被迫開始学韩文。
金畔守曾因偷盗和柳廷焕有过摩擦,因此柳廷焕一開始并不接受这個目不识丁的粗大汉加入到团队中来。但随着工作中的相互接触和了解,柳廷焕看到了金畔守身上善良、勤奋和富有正义感的一面,两人也最终达成和解。
在柳廷焕的悉心指导下,金畔守从文字中找到了乐趣,也找到了学习的成就感。
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他也读起了小说,并由此開启了一片新天地,思想意识也大大提高了,渐渐认识到词典编纂工作的重要性。
金畔守開始主动為词典的编纂工作出力,当编纂过程需要进行方言收集时,金畔守集结了他在监狱中结识的来自全國各地的朋友加入进来,使不同地区的方言收集变得简单,也加快了编纂工作的进度。
但日本当局决不容许这部承载着朝鲜民族精神的词典在自己眼皮底下诞生,以警察头子上田為首的國民总力联盟開始对朝鲜语学会进行疯狂打压。
团队中的闵宇哲家中妻子金仁玉被抓进西大门监狱服刑,上田便以其妻的生死相威胁,逼闵宇哲出卖学会。
得到确凿的证据後,上田带着警队冲进书店,将藏匿在地下室中的词典编辑资料洗劫一空。
书店负责人赵甲胤也被抓进监狱,遭受酷刑之後,释放出来已经奄奄一息,进医院没多久便离開了人世。
赵甲胤虽然牺牲了,却给团队留下了一笔巨大的财富。原来每当词典内容有更新时,赵甲胤回到家里到会秘密抄录一個副本,这样即使发生意外,也不至于前功尽弃。而这個副本挽救了这部词典,令编纂工作得以继续。
為了将全國的有志之士聚集到一起,来收集足够多的方言样本,金畔守想到了利用他所负责的大東亚电影院来做掩护的方法。
但上田最终还是找到了电影院,并制造了轰动全國的“朝鲜语学会事件”。
在这起事件中,有33人遭到了拘捕,其中2人被拷问致死。在柳廷焕的掩护下,金畔守带着词典资料逃走,但他未能赶上去釜山的火車,在藏匿好装着词典资料的袋子之後,他便死于日本警察的枪下。
柳廷焕也被上田拘捕,他一直被关在监狱中直到1945年日本战败。
金畔收藏起来的资料最终被找到,令《朝鲜语大辞典》得以完成出版,它的面世让韩國成為独立殖民地國家之中,唯一一個完整恢复了本國语言的國家。
02、
电影中演员们的表演
金畔守是电影虚构的人物,虽小人物的成長过程过于魔幻,但它却承载着支撑起整部电影的多项功能,在大历史的背景下这种魔幻已被热血代替。
首先他的出身,就代表了那個时代的千万劳苦大众,因家贫没读过书,不识字,行為粗俗,身上各种坏毛病。
金畔守的妻子已经去世,家里有两個孩子要养,生活的重担让文化程度不高的他倍感压力,因為找不到稳定的工作,也不得不去做一些偷摸拐骗的事,这种起点低的小人物最能引起观众的共鸣。
而金畔守加入柳廷焕的团队之後,一方面包揽了全片大部分的笑料;一方面从他的学习经历中,随着对韩文的深入解读和展现,也带着观众一步步了解和认识韩文,感受其在字义的背後蕴含的深刻文化内涵。
这其中关于蒲公英花的解读,亦带出了全片的主题思想:“比起一個人走十步,十個人的一步能走得更远。”
《朝鲜语大辞典》的编纂工作,正是需要集结全韩國有志之士共同参与的一個浩大工程。
朝鲜语学会代表柳廷焕这個角色,则是韩國知识分子阶层的代表。与金畔守这种小人物相比,柳廷焕的身上自带“伟光正”的气质,拥有顽强的斗志和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柳廷焕和金畔守两個人从一開始相互看不上眼,到後来渐渐接受了彼此,也学到了对方身上的优点。原本一板一眼的柳廷焕从金畔守身上学到了乐观的精神和懂得变通的处世之道,金畔守也从柳廷焕身上学到了知识、文字和谦虚自律的精神。
片头金畔守用掉包的手法用枕头掉包了柳廷焕手中藏着词典资料的公文包,片尾柳廷焕也用同样的手法骗过日本人,让带着资料的金畔守得以脱身,这种情节上的前後呼应令人拍手叫绝,也令爱國的主题更加深刻。
03、
电影的精妙之处
拍摄一部讲述书籍诞生过程的电影,其实并不容易拍好。因书籍多数是创作者呕心沥血、冥思苦想的结晶,其动人之处在于书籍本身,而不是创作的过程,拍摄这类电影,就需要找到一個能够支撑起整部电影的深刻主题。
《词典》正是这种能够找到主题的好电影,把故事放在日据时期那個时代背景下,编纂词典的过程便成了爱國情怀和反抗精神的一种表达。通过金畔守这個人物的视角,我们看到了当时日本政府对于韩國本土文化的打压。
在日本人的学校里,不小心说韩语的学生会受到老师的惩罚;在公交車上,用韩语唱歌的韩國人会受到日本人的教训;电影院上映的韩國电影,台语都必须是日语;而拒绝加入日本國民总力联盟的书店,将面临被迫关门的命运。
当金畔守看到自己的儿子被迫将“金”姓变成“金山”,朝鲜剧场的老板将影院名字改成了“大東亚剧场”,这些都令他深刻体会到了失去本民族文字的无奈和悲愤,也理解了坚守自身文字和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正因如此,金畔守渐渐由一個利字当头的小人物,成長為愿意為保全民族文化而牺牲的斗士。
片尾金畔守為了保住资料而被警察開枪刺杀,倒在血泊之中,这段情节的出现也就变得非常合理,观众的情绪也在此时达到一個顶点。
在金畔守留给子女的信中,他用潦草的文字写下自己的心声。
首先他向子女表达了作為父亲的愧疚,认為自己不是個合格的好父亲;但同时他又觉得能够為了本民族文化的传承付出一切,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
用卑微的小人物来诠释民族大义这個深刻主题,是《词典》的精妙之处。
词典的编纂过程本身就是对殖民统治的反抗,对民族文化和坚守和对民族独立与自由的向往和追求,一部词典就能带出这么好的故事,让皮哥也不得不佩服韩國导演严宥娜的强大功力。
写到这,皮哥不免有一個大胆的想法,什么时候我们也能拍出一部我们的词典呢?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热血丹心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原创文章,作者:影剧推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4qu.com/1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