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动画电影:回望百年,不忘初心

作者:田广

在电影工业日趋成熟以及高科技尤其是数字技术在电影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的大背景下,对科技依赖度较高的动画电影近些年来有了较大发展,观众群不断扩大,影响日益广泛,地位显著提升。我國动画电影在经历一段时间的相对沉寂之後,随着《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白蛇:缘起》等优质动画的陆续上映,近几年掀起了一個小高潮,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然而我们也应看到,中國动画电影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2022年是中國动画100周年。回望中國动画电影百年之前的艰难開创和曾经的荣耀辉煌,从那些引领时代的先驱者身上寻找初心、承接使命、汲取智慧,对今天的动画电影创作者来说是很有必要的。本诸此意,本文就来谈谈万氏兄弟对中國动画电影的历史贡献,或许能够引发关于当下中國动画电影创作的一些思考。

提起万氏兄弟,现在的很多年轻人也许会感到陌生,你们可能并不知道,万氏兄弟是中國动画电影的開创者,被誉為“中國动画电影之父”;他们不但在中國动画电影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而且几乎书写了半部中國动画电影史,对我國动画电影发展产生了极為深远的影响。故此,我们应该记住他们的名字: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万涤寰。

万氏兄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生于江苏南京一個商人家庭,其中居長的万籁鸣和万古蟾是孪生兄弟。受母亲影响,兄弟四人自幼喜爱绘画、剪纸、木偶、皮影等中國传统艺术,显露出美术方面的过人天赋。1920年代,美國迪士尼动画进入中國,受到中國观众的热烈追捧。从美术学校毕业的万氏兄弟受此启发,怀揣着创作中國自己的动画电影的梦想,踏上了他们的拓荒之旅。1922年(另有1923年、1925年、1926年等不同说法,确切时间已难以考证),万氏兄弟制作出时長一分钟的动画广告片《舒振東华文打字机》,揭開了中國动画电影史的序幕。

由此開始,万氏兄弟创造了中國动画电影的一個又一個第一:1926年,由万古蟾导演、万氏兄弟制作的中國第一部动画短片《大闹画室》问世,正式開启了我國动画电影的历史;1935年,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导演并制作了中國第一部有声动画片《骆驼献舞》;1939年,万超尘编剧并导演了中國第一部木偶动画片《上前线》;1941年,万氏兄弟导演了中國及亚洲第一部动画長片《铁扇公主》;1958年,万古蟾导演了中國第一部剪纸动画片《猪八戒吃西瓜》;1964年,万籁鸣导演了中國第一部彩色动画長片《大闹天宫》……中國动画电影从万氏兄弟手中開创,也在万氏兄弟手中成熟,这就是他们的历史功绩。

万氏兄弟的动画电影创作,从最初的简单模仿到逐渐发展成熟,进而创立“中國动画学派”,经历了一個艰苦探索的过程。首先是对动画电影生产方式的探索。1920年代,中國的工业生产和经济水平相当落後,电影在中國也处于起步阶段,而动画电影对中國人来说更是一個全新的事物,因此他们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没有任何经验,资金、设备和资料都极端匮乏的情况下,万氏兄弟在上海闸北路三丰里弄堂租了一间七平方米的小亭子间,通宵达旦地做起了实验。在经历无数次失败後,他们终于以几乎纯手工的方式制作出了中國最早的动画片《舒振東华文打字机》和《大闹画室》。1930年摄制《纸人捣乱记》时,他们第一次使用了美制电力卡通电影设备,開始向现代电影工业生产方式迈进。到1940年拍摄《铁扇公主》时,不但设备更加齐全和先进,而且组建了一支一百多人的制作团队,采用了分工协作的流水线生产方式。从仅有兄弟四人的家庭手工作坊式制作,到众多人员参与的大规模现代化电影工业生产,中國动画电影生产方式在20年间不仅发生了质的变化,创作水平也随之有了大幅提高。

其次是对动画电影题材内容的探索。万氏兄弟早期的动画电影创作,更多的是对美國动画电影的模仿。例如《大闹画室》和《纸人捣乱记》,从创意灵感、故事情节到呈现方式,都可以明显看到迪士尼动画片《逃出墨水瓶》的影子。然而万氏兄弟深知,重复他人绝非長久之计,中國动画电影要想走出自己的路,首先必须实现题材内容的本土化,因此万籁鸣说:“在动画片内容上,我和弟弟们都感到要与美國巨子华德·狄斯耐分道扬镳,非走自己的路不可。”為此,他们一方面从中國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古典名著、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都是他们的题材源泉,他们对《西游记》的成功改编更是為後世树立了典范,成為中國动画电影创作的重要“原型”;另一方面,他们关注社会现实,把握时代脉搏,创作出大量取材于现实生活的动画作品,其中以抗战题材系列动画影响最大。万氏兄弟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不但使中國动画电影在题材内容上具备了自己的特色,与美國动画电影迥然有别,而且為动画电影反映社会人生開拓出了广阔的天地,对後来的动画电影创作产生了较大影响。

再次是对动画电影民族形式与民族风格的探索。就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而言,万氏兄弟的早期动画电影基本上走的是迪士尼动画的路子,到《铁扇公主》时虽然还存有一些迪士尼动画的痕迹,譬如孙悟空的造型与米老鼠有相似之处,但整体上已经摆脱迪士尼的影响,初步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动画电影风格。正如万籁鸣所说:“要使中國动画事业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必须在自己民族传统土壤里生根。”本着这样的指导思想,万氏兄弟积极探索动画电影的民族形式与民族风格,将中國特有的艺术形式移植到动画电影中,创造出了剪纸动画、木偶动画等独具中國特色的动画电影品类,而《大闹天宫》则是这种民族化探索的一次全面丰收。《大闹天宫》堪称20世纪中國动画电影艺术的集大成之作,它将中國传统绘画、剪纸、皮影、木偶、戏曲、音乐、舞蹈等艺术熔于一炉,创造出一种成熟的具有鲜明的中國美学特质的动画电影艺术风格,将中國动画电影艺术推到了至今仍难以超越的高度。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当《大闹天宫》在问世近20年後的1983年于欧洲放映时,引来一片惊叹,法國《世界报》评论道:“《大闹天宫》不但有一般美國迪士尼作品的美感,而且造型艺术又是迪士尼式艺术所做不到的,它完美地表达了中國的传统艺术风格。”

最後是对动画电影艺术功用的探索。在人们的普遍认知中,动画片向来以滑稽搞笑见長,主要是用来娱乐消遣的,而这也是迪士尼早期动画的突出特点。然而,万氏兄弟却走出了一条与迪士尼截然不同的道路。他们认為,“在苦难的中國,我们没有时间開玩笑,要让同胞觉醒起来”,因此“我國的动画一開始就不仅仅是供人玩赏和娱乐的消遣品”,而是十分注重宣传教育功能的发挥。在创作前期,万氏兄弟也制作了一些纯娱乐性的动画电影,但在民族灾难日益深重、國家命运危在旦夕的严峻形势下,他们将自己的创作融入救亡图存和民族解放的时代洪流中,摄制了一批充满爱國激情、富有战斗气息的动画短片。其中既有阐述做人道理的《骆驼献舞》、提倡爱國卫生的《消灭苍蝇》、呼吁抵制日货的《國货年》等,更有宣传抗战救國的《同胞速醒》《精诚团结》《民族痛史》《抗战歌辑》《抗日标语卡通》等。在引起极大轰动的动画長片《铁扇公主》中,也同样蕴含了同仇敌忾消灭侵略者、歌颂中华民族伟大抗争精神的主题。这些动画电影对提高國民素质、唤醒民众觉悟、振奋民族精神、促进全民抗战,发挥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万氏兄弟将来自西方的动画电影与中國传统艺术和民族文化相融合,构建了中國动画电影独特的艺术风格,形成了对世界动画电影具有重要影响的“中國动画学派”。中國动画电影的创作水平当时位居世界前列,远远领先于後来的动画电影强國日本。《铁扇公主》当年不仅风靡全國,而且席卷亚洲,一位日本青年因為这部影片而弃医从艺,走上动画创作之路,他就是“日本动漫之父”手冢治虫。1980年代手冢治虫访问中國时,特别提出要拜见万籁鸣先生,他对工作人员再三强调:“万籁鸣先生是我的启蒙老师。”终于见到自己的偶像时,他恭敬地握着万籁鸣先生的手说:“我是看了您的片子以後才搞动画的。”

万氏兄弟為中國动画电影的创立和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建立了不朽的功勋,留下了丰厚的遗产。他们对动画事业的热忱挚爱和倾情投入,他们不畏艰难、不忘初心、矢志不渝的执着精神,他们对动画电影民族内容、民族形式与民族风格的探索和追求,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他们贴近时代、干预现实的创作方向等等,对于今天的中國动画电影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希望我们的动画电影工作者们能从万氏兄弟身上汲取营养、智慧和力量,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致力于中國动画电影创作水平的提升,让我國早日跻身动画电影强國之列,让“中國动画学派”在全世界焕发光彩!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戏剧影视文学研究所)

来源: 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原创文章,作者:影剧推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14qu.com/5979.html